煌上煌想明白怎么赚钱了

作者| 方乔
编辑| 刘渔
8月7日,煌上煌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报。数据显示,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9.84亿元,同比下降7.2%;归母净利润7692万元,同比增长26.9%。这种营收与利润走势分化的情况,在当前卤味行业并不多见。
从门店数量看,截至6月末煌上煌专卖店总数2898家,较年初减少762家。其中加盟店从3419家降至2704家,直营店从241家减至194家。门店大幅关闭直接拖累了营收表现,但公司净利润为何能逆势上涨?
答案主要在成本端。受益于鸭翅、鸭脖等主要原材料价格处于低位,公司酱卤肉制品毛利率有所提升。同时销售费用从1.48亿元降至1.08亿元,原料成本下降叠加费用压缩,推动了利润增长。
二级市场对此反应积极。自6月23日以来,煌上煌股价累计上涨超60%,至8月7日收盘报14.54元。市场似乎认可了公司这种“瘦身增效”的经营策略调整。

煌上煌上半年净利润增长的核心驱动力来自成本控制,财报数据显示,公司主要原材料鸭翅、鸭脖、冻新鸭等价格持续低迷,部分品类降幅超过30%。
公司抓住这一时机,执行原材料战略储备管理,在低价时点加大采购力度。这种做法直接拉低了主要原材料的加权平均成本,带动酱卤肉制品业务毛利率回升。数据显示,该业务毛利率同比提升2.23个百分点,达到38.61%。
费用端的变化同样明显,销售费用同比下降27.38%至1.08亿元,其中促销宣传费从6380万元减至3902万元。人工成本、线上线下推广等各项支出全面压缩。管理层在财报中表示,通过优化人工和促销成本,有效控制了整体费用水平。
不过,公司整体毛利率仍然下滑0.49个百分点至32.26%。这主要因为米制品等其他业务毛利率表现不佳,拖累了整体水平。
从业务结构看,酱卤肉制品营收6.17亿元,同比下降11.65%,占总营收63.62%;米制品营收3.12亿元,同比下降1.36%,占比32.15%。
值得注意的是,原材料价格具有周期性特征。当前的低价环境能否持续存在不确定性。一旦价格反弹,公司面临的成本压力将重新显现。同时,过度削减销售费用可能影响品牌推广效果,需要在成本与增长之间寻找平衡点。
从历史数据看,煌上煌营收已连续多年下滑。2021年至2025年上半年,公司营收分别为14.07亿元、11.82亿元、11.47亿元、10.6亿元、9.84亿元,五年累计降幅达30%。这种趋势反映出传统卤味企业面临的市场挑战正在加剧。

门店网络收缩成为煌上煌当前最大的经营压力,数据显示,公司专卖店数量从2020年底的4627家峰值,降至目前的2898家,四年半时间减少1729家。今年上半年就关闭762家,闭店率超过20%。
加盟商大量退出是门店减少的主要原因,加盟店从年初的3419家降至2704家,减少715家。相比之下,直营店减少47家至194家。这种变化表明,加盟商对公司前景信心不足,不愿意继续投入资源。
门店收缩直接影响了营收表现,作为以线下销售为主的企业,煌上煌严重依赖门店网络。财报显示,鲜货产品仍是公司主要收入来源,占比69.53%。门店减少意味着销售渠道萎缩,收入下滑在所难免。
面对这种局面,煌上煌开始调整发展策略。在产品层面,公司推出手撕鹌鹑、荣昌卤鹅、酱油鸭等新品,同时重点打造“手撕酱鸭”大单品,该产品销售占比已达22%。这种做法旨在通过产品差异化提升竞争力。
品牌建设方面,公司加大年轻化营销力度。参与《巨浪音乐节》《刀郎演唱会》等活动,接触年轻消费群体。策划《过红火年、吃煌上煌》等全国性活动,提升品牌知名度。手撕酱鸭节获得2025年实战金奖策划。
数字化改造也在推进,公司上线“营销中台&POS一期”项目,整合收银、报单、会员管理等系统。构建会员等级、积分奖励运营体系,实现公域引流和私域运营结合。这些措施有助于提升客户粘性和复购率。
从财务状况看,煌上煌保持了较好的资金实力。截至报告期末,货币资金12.05亿元,资产负债率仅16.24%。在建工程投入2.05亿元,主要用于丰城、嘉兴、海南等生产基地建设。充足的资金为战略调整提供了支撑。
年初煌上煌制定了2025年营收21亿元、净利润1.45亿元的目标。以半年业绩计算,营收完成率46.86%,净利润完成率53.05%。要实现全年目标,下半年需要营收增长20.76%,净利润增长284.13%。这对目前状态下的公司来说是不小的挑战。
整个卤味行业都在经历调整期,绝味食品、周黑鸭等同行去年也出现营收净利双降。行业竞争加剧、消费场景变化、新品牌冲击等因素,都在影响传统企业的经营表现。
免责声明:本文内容仅供参考,文内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,请读者谨慎作出投资决策。
稿件内容沟通:禾苗 15601300818 (微信同号)
更多内容请关注